科技情報
-
Chromecast長尾巴,乙太網路轉換器讓你看片更方便
相信不少玩家都有購入Google Chromecast,為的就是可以將行動裝置上的畫面投放到大尺寸的電視螢幕上,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。 因為Chromecast是透過Wi-Fi與行動裝置和路由器來連結,常遇到連結到2.4GHz頻段時,因為使用的裝置太多,想要找到一個完全沒人使用的頻道幾乎是不可能,在設備相互干擾的情況下,不僅導致連線速度緩慢,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斷線。儘管新款雙頻路由器可支援速度較快的5GHz頻段,可惜的是Chromecast並不支援。 有了乙太網路轉換器後,玩家手上的Chromecast除了無線訊號外,也可以透過實體網路線直接與路由器連結;一來可確保Chromecast穩定的連線品質,二來在沒有無線網路環境下,Chromecast一樣還是可以使用。 雖然現在連上台灣Google商店已經可以看到該套件,但還沒辦法購買,目前僅提供美國地區使用者選購(已經賣完),建議售價為15美元,折合台幣約469元。
-
螃蟹的逆襲,Realtek推出專為電競而生的DRAGON網路晶片
說起主機板上內建的有線網路卡,現在的選擇真的不多,旗艦型主機板通常都會選用Intel晶片,針對遊戲而來的電競主機板則是高通(Qualcomm)Killer晶片的天下,至於消費性市場的主力款主機板所採用的,就是玩家們口中的螃蟹卡Realtek了。不過,近年來隨著電競市場不斷擴大,以及Intel降價策略的影響,原先Realtek的市場也開始受到擠壓;為了不讓Intel、高通Killer專美於前,Realtek推出了名為「DRAGON」的RTL8118AS網路晶片。 Realtek宣稱DRAGON是首款專為UDP封包最佳化的網路遊戲加速網卡,內建的自動化頻寬管理軟體,能自動提高遊戲在網路頻寬中的優先權,確保整個遊戲的流暢程度;同時也支援Intel CPPM功耗管理技術,以及Intel RTD3省電模式來降低功耗。」 Realtek也表示,DRAGON將是旗下第一款專為線上遊戲所設計的網路晶片,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款,未來會陸續擴張該系列的產品線。儘管該款產品的定位與高通Killer晶片相同,Realtek有信心拿下屬於自己的市場。 不過DRAGON具體的價格Realtek官方還沒有公布,僅表示和坊間功能相似但價格很高的產品相比(暗指高通Killer晶片),Realtek DRAGON將更具有競爭力。目前已經有精英Z170 Blade和Z170 Claymore主機板搭載該晶片。
-
Raspberry Pi的對手來了? BBC推出micro:bit免費電腦
繼Arduino控制板、Raspberry Pi的單板電腦推出後,就有不少其他廠商的跟進,例如ODROID、MinnowBoard、Banana Pi…等等,具備能夠執行完整版Linux作業系統,甚至當作桌上型電腦使用,且提供各式擴充模組,以進攻35美元上下的物聯網應用市場。甚至前陣子,還有廠商推出9美元電腦計畫,並募款成功! 據外電報導,BBC(英國廣播公司)於2015年3月12日時曾宣佈要推出BBC Micro:bit的可編程電腦,大約是可以放入口袋大小的卡片型電腦,其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藉由這個裝置來學習編程。 早在1981年代,BBC就推出了BBC Micro的8位元電腦,讓學生可以用來學電腦、玩電腦,當時學電腦的目的較單純,像是興趣或樂趣、將類比數位化、透過電腦來處理事情。如今,電腦科技與網路發展真是不可同日而語,電腦與網路早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。尤其近年來由於物聯網的興起,電腦的應用早已跳脫螢幕框框,擴展到人類生活上的每個部份。因此,許多學院與各種組織,期望在新世代的電腦教育中,讓學生啟發創意,重拾並培養學習電腦、程式寫作的樂趣,將電腦科技應用在生活上,透過學習電腦程式來激發出各種創意,來開發出各種應用。這也是在過了34個年頭,BBC再次推出Make it Digital的用意之一。 至於BBC micro:bit計畫,主要由BBC發起,目標是要幫助年輕人學習基礎編程知識,BBC與許多夥伴合作,包括ARM(安謀)、Barclays(巴克萊)、element14、Freescale(飛思卡爾)、Lancaster University(蘭卡斯特大學)、微軟、Nordic Semiconductor(北歐半導體)、三星、ScienceScope、Technology Will Save Us和Wellcome Trust(惠康基金會)。 這款BBC micro:bit微型電腦,尺寸為4cm x 5cm(跟信用卡大小相當),板子上面有:一顆32位元 ARM Cortex-M0 CPU、25顆紅色LED(顯示訊息和簡易遊戲)、2個可編程按鈕(當成控制器之用)、內建三軸加速計與磁力計(用來偵測動作、體感控制等)、低功耗藍牙、5組I/O環(供鱷魚夾或4mm香蕉插頭使用)。可以使用兩顆AAA電池來供電(插電池孔),或藉由microUSB接口來供電。 BBC於7/7公佈micro:bit硬體的完整規格,並承諾將免費送給英國11和12歲的學齡兒童(六年級),讓他們透過此裝置來學習寫程式、玩出創意,提早紮根,以培養出新世代資訊科技人才。據BBC表示,第一批送出micro:bit就達到100萬台。雖說micro:bit的硬體等級看起來有些陽春,但還可以拿來做以下應用: (1) 透過內建的磁力計,來設計出一款金屬探測儀 (2) 透過內建的加速計,可以用來設計高科技等級的應用 (3) 透過內建的藍牙,可以控制一台DVD播放器 (4) 透過內建的兩個按鈕,可以設計成一款遊戲控制器 (1)
-
美光推出單條16GB的DDR3L SO-DIMM記憶體
記憶體持續降價,為了維持收益,記憶體廠商也持續推出更大容量的記憶體模組。美光就推出了單條容量高達16GB的DDR3L記憶體模組,而且尺寸規格還是SO-DIMM,適用於INTEL NUC、GIGABYTE BRIX等迷你電腦與Notebook,只要兩條記憶體插槽,就可以達到32GB的記憶體容量。但是並非所有電腦都支援單條16GB,目前確定能支援的是搭載Intel Broadwell核心處理器的電腦。此記憶體模組目前在日本秋葉原已經可以買到,希望日後也能在台灣上市。
-
用說的嘛也通,Apple商店推出支援HomeKit的恆溫器
除了知名的NEST Thermostat(恆溫器)之外,北美地區還有許多廠商推出類似的產品。早期這些產品都是獨立操作,後來NEST推出可以用智慧型手機來操控,建構出智慧家庭的藍圖,只是這樣的操作方式,只是將遙控器換成手機,仍需以手控操作。那還有沒有更智慧的方式呢? Apple於2014年推出iOS 8時,就有勾勒出HomeKit的智慧家庭平台,將家裡的各類鎖、燈具、相機、門窗、空調、插頭、開關等都串連起來,並可聲控來控制家電。直到2015年6月,終於有智慧插座的產品,在Apple Store(蘋果官方網路商店)上架。 據外電報導,在Apple Store於北美時間7月7日推出ecobee3 Smart Wi-Fi Thermostat,這是第一款支援HomeKit的ecobee3恆溫器(HomeKit-enabled ecobee3)。產品主要的特色就是,可以透過iPhone/iPad/iPod Touch內建的Siri語音助理,來控制空調。例如你可以說 “ecobee請幫我調到22度C” (set my ecobee to 72F),ecobee就會自動幫你把冷氣調整到22度。就算家裡的長輩,也能輕鬆設定空調。 除了主打聲控功能,ecobee3隨附的自動感應器,能偵測家裡是否有人,以自動調節空調溫度來節省電費。這款ecobee3在Apple Store官方網站的售價是249.95美元。而在ecobee的官網則是正在舉辦限時優惠中,只要229美元。而ecobee也提供加購2組感應器(79美元)的優惠,讓用戶可以放在別的房間來做監測。只可惜,這款商品只有在北美流行,台灣只能先乾瞪眼囉!
-
USB行動散熱器,走到哪,涼到哪!
最近天氣非常炎熱,如果你是需要到處趴趴走的業務,或是需要在戶外長時間工作,如果沒做好避免體溫升高,補充水分,很容易就會中暑。日本サンコー株式会社就推出一款隨身散熱器,採用致冷晶片來幫助降溫,使用USB行動電源就可以提供運作電力,最低溫度可達到15度,平均溫度約22度。因為脖子上有大動脈血管通過,因此將散熱器放置在這裡可以達到最好的降溫效果,或者也可以放置在額頭上來幫助降溫,讓腦袋不再熱烘烘。
-
將家用喇叭變無線,TP-LINK藍牙音樂接收器HA100
相信不少玩家已經擁有無線藍牙喇叭,其方便性就是不連接實體端子,透過藍牙訊號傳輸,就能直接播放手機、平板電腦和其他行動裝置上的音樂。不過,卻也導致原先花了幾千元購買的喇叭閒置無用,且大多數的藍牙喇叭考慮到便攜性,外型都不會太大,相對音質也就被限制住。現在透過TP-LINK的藍牙音樂接收器HA100,就能將行動裝置上的音樂訊號,透過藍牙接收後,再利用3.5mm/RCA介面傳送到玩家購買的高音質音響或電腦喇叭,讓玩家可以聽到到音質更好的音樂。 HA100外型相當小巧,體積僅有135x95x70mm,並支援最新的Bluetooth 4.1協定,訊號接收範圍可達20公尺,最多可紀錄8部配對過的藍牙裝置,且HA100還同時還具備了自動配對功能,只要玩家的行動裝置已經內建Bluetooth 4.1,首次配對過後,以後只要裝置靠近HA100就會自動連線,不用再手動進行配對。 除了藍牙之外,HA100也加入最近相當夯的NFC近場通訊功能。只要將內建NFC技術的行動裝置對準HA100上NFC符號,立刻就能進行連接,使用方式甚至比藍牙更簡單。更棒的是,HA100還支援A2DP立體聲音訊號傳輸規範,只要連線雙方均支援A2DP協定,就能以16bits/44.1kHz的品質傳輸聲音訊號,讓玩家購買的高音質喇叭可以獲得最大發揮。
-
8款2TB行動硬碟大車拚
一般使用者在進行大型資料存取時,多是使用硬碟來當作主要儲存裝置,尤其對小型電腦、筆電的用戶來說,由於擴充硬碟不易,因此大多選擇使用2.5吋外接式行動硬碟,因為這類2.5吋的USB行動硬碟,容量已經達到2TB,甚至更高容量的已經出現,使用者不需外接電源,只要將行動硬碟插入電腦、筆電、平板的USB 3.0連接埠,就可以進行資料的大量存取或資料備份。因此,行動硬碟已是存放個人資訊寶藏的集散地。本專題蒐集了市售3,000元上下的各式行動硬碟,並分析各產品的特色,以協助讀者選購到自己心目中的好硬碟! 為了追求高品質的數位影音視聽享受,電腦多媒體資料已從早期的DVD等級,晉升到藍光(Full HD)的主流等級,甚至邁入4K (Ultra HD)的超高解析度境界,這意味著資料量正以倍速等級的速度在成長,就像飢渴的洪流猛獸般地佔據你的硬碟空間。由於超高解析度的照片、4K遊戲、影片、音樂等多媒體的資料量都很龐大,再加上許多應用程式、手機App、系統備份、檔案備份的程式與資料量也越來越多,對使用者來說,往往會讓人發現就算買了500GB、1TB的行動硬碟,還是一下子就不夠用,需要再買更多顆行動硬碟來存放這些資料。這樣一來,常常造成消費者手上就可能有數顆行動硬碟,要找資料時還得一一接上電腦來看一下,不僅增加麻煩,整理起來也不太方便。因此許多硬碟廠商也紛紛推出更大容量的行動硬碟,以滿足需要超大硬碟空間的消費者需求。 雖說SSD已越來越普及,但其價位仍然偏高,若拿來存放超大的備份資料或冷資料時,常常顯得殺機焉用牛刀。因為以3,000元上下的價位來說,目前大概只能買到256GB等級的SSD,若改買行動硬碟,就已經可以買到2TB的容量,是SSD的8倍容量,可以存放更多許多照片、影片、音樂、遊戲資料,不需要外接電源,只要插入電腦、筆電、平板的USB 3.0連接埠,就可以使用。尤其當今行動硬碟存取速度越做越快,外型越做越炫,且體積輕巧、方便攜帶,甚至有軍規等級提供可抗震、抗摔、防水、防塵等特色,並提供安全加密功能。因此,行動硬碟可說是每位電腦使用者必備的資訊儲存利器。 (欲知完整內文,請參閱PC DIY!雜誌7月號/2015 第221期)
-
雲端應用再進化,4-Bay NAS 精銳盡出
數位檔案所需的儲存空間越來越多,使用者對於硬碟的儲存空間需求越來越大,而網路磁碟機,俗稱NAS,不僅具備儲存空間大與即時備份的優點,還可以透過行動裝置或電腦,利用網路隨時隨地存取資料與觀看照片、影音、聆聽音樂,所以有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磁碟機來儲存個人資料。隨著硬體規格不斷進化,CPU 效能不斷提升,NAS 廠商也努力為產品新增更多附加功能,NAS 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儲存裝置,除了可以支援串流影音播放,還能直接連接電視,播放照片、影片、音樂,甚至還可以執行虛擬系統,安裝Windows、Linux 軟體。 數位照片像素不斷提升,檔案越來越大,數位影片也邁向Full HD、4K UHD 超高解析度發展,要想保存這些數位資料,您需要的不僅是大容量硬碟,還要能提供即時備份與方便分享功能的設備。NAS 網路磁碟機就能滿足這樣的需求。NAS 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儲存資料,如果具備2-Bay 或是4-bay 以上的硬碟槽,還可以安裝多顆硬碟,設定RAID 磁碟陣列,藉由RAID 1 或RAID 5 就可以提 供資料即時備份功能,就算硬碟掛掉,也還有機會救回檔案。所以對於使用者來說,NAS 就像是儲 存數位資料的保險箱,可以提供安全保障。雖然說外接硬碟也可以用來備份,部分特殊的外接硬碟也支援RAID,但NAS 比外接硬碟更好用的地方就是,不限於單一電腦存取,透過區域網路不僅可以分享給家中或辦公室裡的所有電腦、行動裝置、網路家電使用,甚至還可以透過網際網路跟遠在國外的親友分享。 所謂的公有雲指的就是由雲端服務廠商所提供的雲端儲存空間,例如Dropbox、Google Drive、iCloud、Amazon S3、Box、百度雲等。私有雲指的則是使用NAS所架設的網路儲存空間,僅供您自己或家人使用。許多使用者都會使用這些公有雲空間來儲存行動裝置拍攝的照片、影片,私有雲則用來儲存重要或機密的個人檔案。為了讓資料存取更方便,現在許多NAS 都支援公有雲同步功能,也就是說,可以設定讓NAS 與Dropbox、Google Drive 這些雲端儲存空間同步,手機上傳的照片也可以透過Dropbox 即時同步到家裡的NAS。對於使用者來說,無論是想要存取公有雲或是私有雲中的檔案,都只要連線到家裡的NAS 就能存取,使用上變得更方便。你再也不需要在電腦上安裝各家雲端空間的同步軟體,存取檔案時也不用一一到各家的雲端空間存取,只要連線到NAS就搞定。這也是NAS 所帶來的方便之處。 (欲知完整內文,請參閱PC DIY!雜誌7月號/2015 第221期)
-
Intel預載Ubuntu的降價版智慧電視棒,7/10即將上市!
HDMI電視棒的產品很多,身為CPU大廠的Intel,先前也有推出Intel Computer Stick的產品,屬於一款電視棒大小的迷你電腦,採用x86架構,預載Windows作業系統。體積大約是大一號的Dongle,可以直接插在電視或顯示器的HDMI輸入埠,再搭配microUSB成為電源,即可開機成為一部多媒體電腦,直接在電視上看照片/影片、聽音樂、玩遊戲,也可以執行各式Windows 8.1的軟體,亦可直接插入一般的桌上型顯示器,來執行Office等辦公室應用軟體。 Intel Computer Stick (型號STCK1A32WFC)內建2GB單通道DDR3L-1333記憶體(1.35V),搭配32GB eMMC儲存空間,並提供microSDXC v3.0 (支援UHS-I)擴充槽,可支援到128GB,以存放更多資料。採用Intel Atom Z3735F處理器,內建802.11bgn無線網路、藍牙4.0、1組USB 2.0埠,電源才用microUSB介面(5V/2A)。預裝作業系統為Windows 8.1 with Bing,建議售價為149美元。而台灣Lemel(聯強)也有推出這款智慧電視棒,建議售價為NT$4,990元。 不過,就在Windows 10即將上市的前夕,Intel又推出了較為廉價的版本的Computer Stick(型號STCK1A8LFC),改採內建1GB記憶體與8GB eMMC,作業系統改成預載Ubuntu 14.04 LTS 64位元,在Newegg上架,於7/10正式開賣,建議售價為99美元。 據外電報導,其實兩種版本的Intel Computer Stick是一樣的,差別在於記憶體與eMMC的容量與作業系統的不同罷了!新的1GB/8GB版本,在出貨時已預裝Linux,並解決顯示卡與無線網卡驅動程式的問題。若要先前2GB/32GB的版本來安裝Ubuntu也是可行,只是必須再從01.org下載最新顯示驅動程式,並向Realtek(瑞昱電子)詢求Ubuntu的無線網卡驅動程式。 屆時1GB/8GB/US$99的版本出現之後,網路上會有人嘗試改裝成Windows 10也說不定。 (1)
最多人點閱
-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:雙螢幕Zephyrus Duo 15、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
-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,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%!
-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、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,搭配10代Comet Lake-S處理器必備
-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,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
-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,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
- 《Bloomberg BusinessWeek》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,《Apple、Amazon、SuperMicro》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
- 這時脈很瘋狂!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.4 GHz?!
-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:NVIDIA技術簡報 (下篇)
-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/1G光纖上網來襲,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!
- 核戰開打!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,八核心Core i9-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!
- 筆電沒有網路孔?!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
- 疫情當前、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,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